鵪鶉肉烹調(diào)有以下幾個比較好的做法:
(一)鵪鶉肉、加山藥、杞子、肇實、蓮子、意仁、桂圓煲湯滋潤養(yǎng)顏。
(二)鵪鶉肉、加當(dāng)歸頭片、紅棗煲湯,這湯對女孩子貧血,臉色蒼白有很好的效果。
(三)鵪鶉肉、廣東的潤腸(豬潤臘腸)、大豆芽、全部切碎成蓉,開鍋下油,把它炒香、加調(diào)味、粉絲(己炸好)、蔥花、元茜,用西生菜和紫菜包起來吃。(這個菜叫鵪鶉菘)
崔禹錫《食經(jīng)》
【異名】鶉鳥(《毛詩傳》),循(《禽經(jīng)》注),宛鶉(《廣志》),赤喉鶉(《動物學(xué)大辭典》),紅面鵪鶉(《中國動物圖譜•鳥類》)。
【來源】為雉科動物鵪鶉的肉或全體。
【動物形態(tài)】鵪鶉
體長約16厘米。形似雞雛,頭小尾禿。嘴短小,黑褐色。虹膜栗褐色。頭頂黑而具栗色的細斑,中央縱貫以棕白色冠紋,兩側(cè)亦有同色的縱紋,自嘴基越眼而達頸側(cè);額頭側(cè)及頦、喉等均淡磚紅色。上背栗黃色,散有黑色橫斑和藍灰色的羽緣,并綴以棕白色羽干紋;兩肩、下背、尾均黑色,而密布粟黃色纖細橫斑,除尾羽外,并都具有藍灰色羽緣;背面兩側(cè)各有一列棕白色大形羽干紋,極為鮮麗。兩翼的內(nèi)側(cè)覆羽和飛羽淡橄欖褐色,雜以棕白色黑緣的細斑;初級飛羽大多暗褐而外翈綴以銹紅色橫斑。胸栗黃色,雜以近白色的纖細羽干紋。下體兩側(cè)轉(zhuǎn)栗色,散布黑斑,并具較大的白色羽干紋,至下脅尤形寬闊而顯著。腹以次近白。腳短,淡黃褐色。
冬季常犧于近山的平原,潛伏雜草或灌叢中。主食谷類和雜草的種子。繁殖于我國東北和更北地區(qū).遷徙及越冬時,遍布我國東部。
【性味】甘,平。
?、佟镀呔斫?jīng)》:"味辛,平。"
?、凇镀穮R精要》:"味甘,性溫平,無毒。"
【功用主治】治瀉痢,疳積,濕痹。
?、倜显枺?補五臟,益中續(xù)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jié)熱。""患痢人和生姜煮食之。"
?、诖抻礤a《食經(jīng)》:"主赤白下痢,漏下血,暴風(fēng)濕痹,養(yǎng)肝肺氣,利九竅。"
③《嘉佑本草》:"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泄痢。"
?、堋侗静菅芰x》:"小兒患疳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
?、荨侗静萸笤罚?補土續(xù)氣,調(diào)肺利水濕。治腹大如鼓,瀉痢,疳積。"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煮食、煎湯或燒存性研末。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xué)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考證出自崔禹錫《食經(jīng)》。
1.《埤雅》:鶉有兩種,有白鶉,有丹鶉。丹鶉,色赤黃而又銳上禿下,夏出秋藏,飛必附草。
2.《本草衍義》:鶉,初生謂之羅鶉,至初秋謂之早秋,中秋已后渭之白唐。
3.《綱目》:鶉,大如雞雛,頭細而無尾,毛有斑點,甚肥,雄看足高,雌者足卑,其性畏寒,其在田野,夜則群飛,晝則草伏,人能以聲呼取之,畜令斗搏。
鵪鶉蛋烹調(diào):
口蘑鵪鶉蛋
主料:口蘑150克鵪鶉蛋15克油菜心50克
調(diào)料:料酒15克鹽2克味精2克淀粉(玉米)10克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口蘑洗凈,對半切開;
2.青菜心洗凈,對半切開;
3.鍋中放冷水,鵪鶉蛋,用小火煮熟,將鵪鶉蛋放入冷水中浸涼,去殼備用;
4.另起鍋放油燒熱,放入鵪鶉蛋炸至金黃撈出;
5.倒去余油,加高湯、口蘑燒開,烹入料酒、鹽燒5分鐘;
6.放入青菜心、味精、用水淀粉勾薄芡,翻勻即可。
三鮮鵪鶉蛋
主料:鵪鶉蛋300克
配料:海參(水浸)50克蝦仁50克鵪鶉肉50克香菇(鮮)5克冬筍10克火腿10克青豆10克雞蛋清50克
調(diào)料:大蔥5克姜2克黃酒30克味精2克淀粉(玉米)15克雞油3克花生油75克各適量
制作方法
1.淀粉(15克)放碗內(nèi)加水調(diào)制出濕淀粉(30克)備用;
2.蔥、姜分別洗凈切細末;
3.將鵪鶉蛋放入水中煮熟,晾涼,剝?nèi)ネ庖拢湃脲亙?nèi),加清湯200毫升、黃酒15克、精鹽2克,以慢火煨10分鐘入味撈出,擺入盤內(nèi)備用;
4.將水發(fā)海參片成抹刀片;
5.冬筍、火腿均切成長2.5厘米、寬1.5厘米、厚0.2厘米的象眼片;
6.冬菇片,與青豆同放入清水湯200克內(nèi)一焯撈出;
7.鵪鶉肉片成厚0.2厘米的片與蝦仁分別放入雞蛋清1個,濕淀粉各10克上漿;
8.炒鍋置中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四成熱時,將鵪鶉肉片、蝦仁分別過油撈出備用;
9.炒鍋內(nèi)留油30克,放蔥末、姜末炸出香味,用黃酒15克一烹,加入清湯100毫升、海參、蝦仁、鵪鶉肉、冬菇、冬筍、火腿、青豆、精鹽3克,燒開后打去浮沫;
10.用濕淀粉30克勾芡,淋入雞油,盛在鵪鶉蛋上即成。
俗話說:"要吃飛禽,鴿子鵪鶉。"鵪鶉肉、蛋,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鵪鶉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特別適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壓、肥胖癥患者食用。鵪鶉可與補藥之王--人參相媲美,譽為"動物人參"。鵪鶉蛋是一種很好的滋補品,在營養(yǎng)上有獨特之處,故有"卵中佳品"之稱。
適合人群:是老幼病弱者的上佳補品。
適用量:鵪鶉每次半只(約80-100克)。鵪鶉蛋每天3-5個。
溫馨提示:雖然鵪鶉蛋的營養(yǎng)價值高于雞蛋,但仍不能替代。
下一篇:魚肝油飼喂鵪鶉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