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教育發展理念與機制,一方面指綠色教育生態環境的建設,提倡教育要追求“綠色”教育質量,不能“唯分數論”,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指注重生態教育,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校園。
[小故事]“綠色教育·筑夢未來”
根據日照市東港區文明辦2016年“美麗東港、服務群眾、志愿先行”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綠色化”教育理念,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日照第一小學于3月8日舉行了“綠色教育·筑夢未來”志愿服務月啟動儀式。
[代表委員怎么說?]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綠色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點
從教育視角出發,綠色教育是要用綠色發展理念,讓教育立足于生命原點,意味著協助學生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如何實現綠色教育?]
歸還學習自主權,全方位宏觀育人-把學習的自主權、發展權還給學生;由“重教到重學”,再把品位提高到全方位宏觀育人,特別關注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的培養。
跨學科深度融合,實踐落實綠色教育-把生態教育編寫為跨學科綜合課程,和其他相關學科深度融合,以可持續發展理念激發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例如倡導使用環保教材、師生攝取綠色食品等,在實踐中落實生態教育。
關鍵詞6:開放教育
[什么是開放教育?]
用開放發展理念引領教育開放與國際化,拓展教育改革發展的巨大空間的一種教育發展理念。
[小故事]進一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
去年,寧波出臺《關于進一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的實施意見》,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全日制學校和幼兒園等四大教育領域,將對民辦學校和民辦教育機構按照營利性、非營利性進行分類登記管理,并在用地保障、創新融資、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供有力扶持。
按照規劃,寧波力爭到2020年全市教育領域民間資本投入占教育總投入的比例由2014年的13.5%提高到20%,特色民辦學校占全市民辦學校總數之比由2014年15%提高到35%以上。
[代表委員怎么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
中國應該進一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吸引海外優質教育資源進入中國市場,與政府公共投入結合在一起。
[如何實現開放教育?]
第一個是對外開放,第二個是對民間開放-對外開放即對國際開放,意味著教育的“請進來”和“走出去”。“請進來”,讓國際優秀教育資源在中國匯聚,成為中國的智力資源之一。走出去,加強教育交流與合作,傳播中國教育理念、內容與人力,提升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對民間開放則是指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利用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同時充分發揮教育第三方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7:共享教育
[什么是共享教育?]
用共享的發展理念來引領教育公平與教育精準扶貧,讓全體社會成員“一個也不能少”地享受優質均衡的教育成果。
[小故事]依法保障流動兒童受教育權
如果不是戶口簿上戶籍所在地一欄清晰標注的“河南固始”,15歲的黃雅琦似乎早已忘記自己是南京這座繁忙都市的異鄉人。南京市蓮花實驗學校里,她像一只自由、自信的鳥兒,活躍在學校的各種“大場面”上。黃雅琦有兩個夢想:做一名出色的主持人或是一名成功的設計師。
在江蘇,像黃雅琦一樣,懷著各色斑斕夢想,隨父母扎根異鄉的少年兒童有150萬。受益于江蘇堅持以流入地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兩為主”政策,依法保障流動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的各項舉措,他們中的99%入學無憂,其中有85%在公辦學校就讀。讓這些流動少年兒童與城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優質教育,是他們在異鄉追夢的開始,也是教育質量真正提高的表現。
[代表委員怎么說?]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政協副主席鮑義志:
建議國家對青海教育工作給予更多支持和幫助,一是在擴大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上給予支持。二是在完善六省市教育智力援助幫扶機制上給予支持。三是在培養高等教育高精尖人才上給予支持。
[如何實現共享教育?]
共享教育的核心內涵在于均衡,尤其是教育資源的均衡。資源的均衡包括地段教育資源均衡和學段教育資源均衡。
關鍵詞8:教育質量
[什么是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將進入“提高質量”的新階段。
[小故事]
國家自然科學獎唯一的一等獎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摘取。
國家技術發明獎唯一的一等獎被南昌大學江風益團隊摘取。
……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技三大獎最終結果的公布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而全國高校以絕對領跑的優勢繼續穩居科研創新主力軍地位。
在總數減少的情況下,高校獲獎比例依然保持近幾年來的良好狀態。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中,全國共有120所高校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得了174項大獎,占通用項目總數233項的74.7%。其中,有67所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獲獎項目數為125項,占授獎總數的53.6%。
數據顯示,在基礎研究、重大原始性創新研究領域,高校繼續保持領跑優勢。全國高等學校獲得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3項,占授獎項目總數42項的81%。相對于2014年度,高校自然科學獎獲獎比例提高22.3個百分點。
在技術創新領域,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務于經濟民生。
[代表委員怎么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追求高品質的教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們提升教育質量應該讓教育變得更溫馨,更受孩子的歡迎,讓學習生活更加充滿樂趣,同時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最好的張揚,這就是我們新教育提出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我覺得科學的質量觀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全社會要達成共識——什么樣是好的教育,什么樣是高質量的教育。
[如何實現教育質量?]
上一篇:高級會計師評審要求
下一篇:【全程】生態設計·引領中國 2016國際生態設計獎啟動
本文標題:兩會FM.春之聲:2016年中國教育改革的10大新走向(3)
本文地址:http://m.tristayang.com/jianzhulei/hps/8018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