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交警”:從開通微博服務市民到如今用微信預約駕照審驗 “約一約”,交警不想“冷冰冰”
“浦東交警”:從開通微博服務市民到如今用微信預約駕照審驗 “約一約”,交警不想“冷冰冰”
點擊數:
打開手機微信,拍張駕照照片,上傳給浦東交警公眾號,就能輕松預約駕駛證審驗。5月25日,浦東交警正式開通了駕照審驗微信預約,在全市首家推出大中型客貨運車駕駛員以及校車駕駛員網上預約途徑。
從最初的微博上看一看,到后來的微信掃一掃,再到如今的約一約,交警借助互聯網,不斷降低政府機關與市民間“圍墻”的高度。
“以前開通微博,更多的是被新媒體浪潮倒逼之下的行為。如今,微信公眾平臺的開通,是要真正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顛覆固有觀念,將為民服務落到實 處。”民警俞暉在微博界是擁有10萬粉絲的“大V”,目前負責浦東交警微信公眾平臺維護。他說,光靠微博微信進行交通安全宣傳,已無法適應市民在互聯網時 代的新需求,“互聯網+”時代將深度改變政務,讓市民辦事更便捷、更輕松。
被互聯網改變的交通警察
在很多市民眼中,交通民警往往是一臉嚴肅,甚至有點“冷冰冰”。曾在一線做過10多年執法民警的俞暉對此毫不諱言,“這與民警的工作有很大的關系——大多數時間民警都是在路上執法,總不能執法的時候跟市民嬉皮笑臉吧。”
2011年2月,按照工作安排,俞暉成為“浦東高速交警”微博首任管理員。從一線執法到幕后管理,俞暉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每天把路上發生的事故匯總一下,通過微博向外界通報。”可干了一段時間,他發現這種方式遠遠無法吸引網友的關注。
“執法時要嚴肅,甚至要刻板一些;但到了微博上,警察能不能改變一下形象?”俞暉開始嘗試改變,發布一些有指導性、原創性的微博。2011年9月,他在 “@浦東高速交警”上發布了“【一看就會】調節后視鏡的方法”的微博,借助一張圖、四條線,簡潔明了地介紹了如何正確地調整汽車后視鏡。這個帖子在微博上 被瘋狂轉發。
微博火爆的背后,凝聚了俞暉許多心血。為了這張圖,他花了兩三個月時間收集資料,制作又花了4天時間。“可能網友看著很簡單,但對像我這樣的電腦技術門 外漢來說,可花了不少精力實現技術脫盲。”俞暉笑稱,他這個被互聯網改變的交通警察,那時就在不經意間成了同事中的“另類”。
跟不上潮流就意味著被淘汰
借助“浦東高速交警”這一微博賬號,俞暉成為了微博界有著10萬粉絲的“大V”。可剛在微博站穩腳跟,微信又瞬間火爆起來。這次,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再次 倒逼著俞暉和他的同事們轉變。今年1月10日,浦東交警微信公眾平臺正式開通,每個交通參與人都可以借助這一平臺與交警互動。
“比如說,駕駛人可以借助這一平臺查詢最新的路況,還能查詢自己的違法信息,甚至是車輛檢驗的信息等等。”俞暉介紹,微信服務內容分“微出行”、“微服 務”和“微社區”三個項目,每個板塊下分設四個欄目,“這些內容都是從駕駛人或者交通參與人的實際需求出發,盡可能為大家提供便利,同時還能就某些問題與 交警進行互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從主動發布,到彼此互動,互聯網在改變俞暉的工作狀態的同時,也不斷對交警提出了更高要求。“跟不上互聯網時代的潮流,仍是固守過去的陣地,很快就會被 淘汰。”在微信公眾平臺上,俞暉還特意設置了一個名為“駕車本能”的測試,駕駛員完成9個檢測項目,就可以直觀地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從而在駕車時多加留 意。
“臉難看、事難辦”有望根治
借助微信公眾平臺,浦東交警先后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如右轉彎避讓行人“藍絲帶”活動、青少年交通安全文明網上課程等等。“這些內容還僅僅是交通安全文明 宣傳的一種延伸。要讓市民真正借助微信獲得更多便利,還必須要從理念上再來一次革命。”俞暉認為,互聯網改變政務,首先要改變理念。
以此次浦東交警在微信平臺上推出駕照審驗預約服務來說,盡管只是一次小的嘗試,但卻實實在在給駕駛人帶來了便利。“以前我們遇到過不少駕駛員,為了審驗 駕照,來來回回要到辦事窗口跑好幾次。有的駕駛員甚至要從外省市來回跑幾次,難免會有怨氣。”俞暉告訴記者,說政府部門“臉難看、事難辦”,很多情況是由 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由于市民無法一次性獲取所有辦事所需要的信息,導致彼此間出現不理解甚至是矛盾。
借助微信平臺,可以有效改變這種局面。“市民可以在菜單欄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內容進行了解,后臺則會根據市民的問題推送相關的信息。”俞暉認 為,市民可以在充分了解辦事所需材料的基礎上,再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預約,避免往返多次的尷尬,“由于目前平臺僅有1個民警在后臺維護,難免會出現一些延 遲,請市民多加理解。但有了好的開頭,網絡約一約,便捷辦事一定會成為常態。”
相關信息
全國車輛違章查詢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