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15、【二級: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作用】光學顯微鏡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作用(七上P36):①鏡座:穩定鏡身。②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件。③鏡臂:握鏡的部位。④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⑤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可以調節光線的強弱。需強光時用大光圈,需弱光時用小光圈。⑥反光鏡:一面是平面鏡(光線強時用),一面是凹面鏡(光線弱時用)。轉動反光鏡可以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⑦ 鏡筒:上端安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⑧轉換器:可以轉動的圓盤,上面安裝物鏡。更換物鏡鏡頭時轉動此處。⑨粗準焦螺旋:轉動時,可以大幅度升降鏡筒。⑩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幅度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11) 目鏡和物鏡:顯微鏡最重要的部分。有放大作用。目鏡是用眼觀察的鏡頭;物鏡是接近物體的鏡頭。
16、【二級: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結構】顯微鏡使用方法(七上P37):一、取鏡和安放:①右手握鏡臂,左手托住鏡座。②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7厘米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二、對光:③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離。④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注視目鏡內,另一只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一個白亮的圓形視野。三、觀察:⑤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⑥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⑦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四、清潔收鏡: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如需擦拭目鏡和物鏡,請用鏡頭紙。轉動轉換器,獵考網,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并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后把顯微鏡放進顯微鏡箱送回原處。
17、 幾點重要的結論:(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
(2)從目鏡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例: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一個"d",那么在透明紙上寫的是"p"。)所以玻片標本的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完全相反。要將視野中的某個方向的物象移到視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個方向移動(例如:要將視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視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動),如果是將視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個方向,就將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動。
(3)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范圍越大,看到細胞數目越多,物像越小,光線越亮;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范圍越小,看到細胞數目越多,物像越大,光線越暗。
(4)目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反比",即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
物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即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5)視野中的污點有三種情況:物鏡上,目鏡上,裝片上。移動目鏡,如果污點隨之移動,則污點在目鏡上;移動玻片標本,污點隨之移動,則污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前兩次都不能移動污點,則其在物鏡上。
(6)光線依次要通過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玻片標本、物鏡、鏡筒、目鏡,才能進入到人的眼睛。
(7)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清晰,換上高倍物鏡后物像模糊不清,應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
(8)轉換物鏡時,應轉動轉換器的邊緣,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動物鏡。
(9)鏡頭臟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
18、【二級: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創建了"細胞學說"的科學家是施萊登和施旺:動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能夠產生新細胞。
19、【二級: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植物細胞除了和動物細胞一樣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以外,一般還具有細胞壁和液泡,綠色部分的細胞內還有葉綠體。(1)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2)細胞膜:保護細胞,控制物質進出;(3)細胞質:活細胞的細胞質具有流動性,有利于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植物細胞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切開西瓜時,流出的紅色汁液是細胞液,它來自于液泡。在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中,細胞質中還有葉綠體。(4)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
20、【二級:制作動、植物或微生物材料的臨時裝片】(1).重要的注意事項:材料要薄而透明;蓋蓋玻片時要一邊先接觸水滴,再緩慢放下,避免出現氣泡。
(2).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①準備:擦、滴(清水)②制片:撕、展、蓋③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觀察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則不需要染色)、吸。(簡記:擦滴撕展蓋染吸)
(3).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①準備:擦、滴(生理鹽水)②制片:刮、涂、蓋③染色:滴(稀碘液)、吸。(簡記:擦滴刮涂蓋染吸)
21、常見的玻片標本:①切片: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葉的橫切面切片。②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③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個體微小的生物制成的。如:草履蟲裝片
22、(1)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里的能量轉換器(2)葉綠體:生產車間。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光合作用的場所。(3)線粒體:動力車間。有氧呼吸的場所。如果將細胞比作汽車的話,線粒體就相當于發動機。線粒體將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當做燃料,使這些有機物與氧結合,經過復雜的過程,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4)生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光能。
23、【一級: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上有遺傳信息。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每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數量是一定的。
24、【一級: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
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基因是位于染色體上,能夠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斷。
25、【一級: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分裂切片】【一級: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
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于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是:先加倍再減半。(染色體加倍,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因此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所含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26、【二級: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1.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這些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逐漸發生了變化,即細胞分化,從而形成不同的組織。2.組織: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3.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心臟、肝、肺、腎、眼、甲狀腺、唾液腺、皮膚等是器官。)
27、【一級:人體的幾種基本組織】識別人體的幾種基本組織
名稱
組成
功能
舉例
上皮組織
由上皮細胞構成
保護、分泌
人的口腔上皮、腺體
結締組織
分布廣泛
連接、支持、保護、營養等
骨組織、血液、肌腱
肌肉組織
由肌細胞構成
收縮、舒張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經組織
神經細胞
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28、【一級: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1)保護組織(2)營養組織(有儲藏營養物質的功能)(3)分生組織(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的細胞,再由這些細胞分化形成其他組織)(4)輸導組織(導管和篩管,導管能夠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能夠運輸有機物。)
29、【一級人體的結構層次】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一級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30、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稱單細胞生物如: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其中草履蟲結構、功能示意圖見書70頁。草履蟲的主要食物是細菌,對污水有凈化作用;通過表膜進行呼吸。
31、【一級:病毒的主要特征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這就是它的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細胞。病毒要是離開了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2)病毒對人類既有害處也有益處。①有害:危害人類健康,引發疾病。如流感、非典、乙肝、天花、狂犬病、小兒麻痹癥(又叫脊髓灰質炎)、艾滋病等;危害人類的經濟作物、家畜 家禽等,如雞瘟,豬瘟、口蹄疫等;破壞人類利用微生物進行生產的產業,如味精業。②有利:預防接種,制造病毒疫苗控制疾病;利用病毒的特性,在醫學上防止病人手術后感染和長傷疤。如利用綠膿桿菌病毒防止燒傷病人傷口受綠膿桿菌感染化膿等;利用病毒制造高效生物農藥。
文章由會考成績查詢提供支持!http://www.kaoshi86.com